◎李锦标
一、曹操的身世笼罩着一层厚厚的历史迷雾。
官方史料记载,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道:“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从史书中这段记载可知,曹操系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但矛盾的是,曹操祖父曹腾是一位宦官,无法生育,收养一名不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的曹嵩,意思是无法查询其具体来历,嵩生曹操。《曹瞒传》一书的作者历来没有定论,但系吴国人所著是没有争议的,该书称曹嵩是夏侯氏之子,曹嵩乃夏侯淳的叔父。但从夏侯淳之子夏侯楙娶曹操女儿清河公主为妻这一历史事实来看,这个说法显然不成立。因为,古代“同姓不婚”,汉魏婚嫁依然如此,假如曹嵩来自夏侯氏,那么曹家与夏侯家,便属于同宗,这种联姻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比如:陈矫因为娶同族女子为妻,受到许宣的严厉批评,写下《为许宣议陈矫下令》,魏晋文学研究大家刘运好先生亦持此观点,认为该书中所写曹嵩来源夏侯氏之说难以成立。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中论曹操乃“乞丐携养”,这是政敌的攻击谩骂之辞,乃当时政治斗争所需,是对曹操的侮辱诽谤,古语云“骂人的话,越毒越好”,故此说不能采信。邺城之战,陈琳被曹操俘获,曹操指责陈琳“君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陈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大意是曹操询问陈琳:当初你为袁绍写檄文,骂我也就算了,为何捎上我祖宗三代?陈琳愁眉苦脸无奈回道:“形势所迫,犹弦箭不得不发”,反证了檄文中的说法,是出于政治需要而非事实。
二、曹嵩最可能的来源是哪里呢?
据亳州学院亳文化研究中心《曹氏家族世系》记载,曹操祖父曹腾弟兄四人,分别为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曹褒)、曹季兴(曹腾),曹氏家族世系明确,是名副其实的大家族。以当时社会地位及涡淮流域血亲过继的习俗,曹操的祖父应该从本宗本族同一辈分的后人,挑选一人过继,当自己的儿子。血缘愈亲近愈好,这是当时通行做法,连庶民百姓也是如此行事。比如,同时期的诸葛亮,早年没有儿子,于是把哥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过继作自己的儿子;袁绍本是袁逢的庶子,过继给兄长袁成,变成长宗长子,得以继承宗祧。曹腾收容一个不知来路的人当自己的后代,继承高贵的家世和巨大的权力、巨量财富,可能性极低,也不符合宗法传统,更违背人性伦理。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称曹嵩的父亲是曹褒(曾任颍川太守)。曹嵩“父曹褒,为颍川太守,叔父腾为中常侍,乞兄子继之,即嵩也”就是说,曹嵩原本是曹腾的侄子,因曹腾无后,被曹褒过继给曹腾。这种侄子过继给叔父的做法,十分符合古代家族内部过继的传统。
曹操本人的行为,也间接印证了这种家族内部过继的文化根基。建安七年(202年),曹操颁布的《军谯令》中,“旧土人民,死丧略尽”“使吾凄怆伤怀”“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以官方公文形式,明确命令:对那些战死沙场而无后代的将士,可寻其家族亲属的子女作为后代,以继嗣香火,佐证了这种家族内部过继的民俗,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反衬了曹嵩来自外族、外姓的可能性不大。
据此推断,《三国志》作者陈寿,大概率知道曹操的来路身世,甚至对曹操家族如何过继都是清清楚楚的,只是选择“为尊者讳”,不便或不能记载而已,不得不使用“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的模糊语言,其目的是免得生成矛盾或给作者自己带来麻烦或带来家族不睦。一如民间过继的儿子,心照不宣一律对外说成不知来路,免得刺激原生家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不和。这类似于民间过继的惯例,为避免刺激原生家庭,对外常常宣称养子来路不明,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社会默契,有的家庭内部还会定下密约。
三、后来,曹操撰修家谱时,自称是西周曹国开国君主“曹叔振铎之后”,《家传》采用了这一说法,魏末王沈撰写《魏书》时,距曹操的生活时空很近,亦采纳了此种说法,意图将家族谱系,上溯到更古老的贵族源头。
现代科技为此提供了新的证据。2011年,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昇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领衔组成课题组,在亳州文物主管部门配合下,来到亳州博物馆,看到了两颗珍藏的牙齿,均是20世纪70年代从曹氏家族墓群“元宝坑一号墓”出土,专家组结合墓碑铭文“河间明府”记载,确定两颗牙齿来源自曹操同族河间相曹鼎。课题组带回一颗保存较好的牙齿回到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开展古DNA测试。
2012年底,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双重验证,找准了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类型,与曹操直系后代6个独立家族一一比对,均属于02—M268类型。科学推断出“曹操是汉代丞相曹参之后”这一说法有误。而现有的夏侯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也不一致,从而否决了曹操从夏侯氏抱养的说法。
结合历史文献、社会习俗和现代基因科学的证据,最科学的、最可靠的结论:曹嵩并非来路不明的“乞丐携养”,也不是夏侯氏之子,而是曹腾从其本家兄弟(曹褒或曹鼎)过继而来的侄子。文化学者康栋东认为,曹嵩应该是曹鼎的儿子。曹鼎和曹腾是亲兄弟,此说虽逼近真实,但有待进一步求证。我们相信,随着今后考古的不断发掘和发现,总有一天会解开这一历史迷雾。